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长江鲟在人工“婚房”自然繁殖成功

作者: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日期:2024-04-16 17:04字体大小:【】【】【

  近日,2024年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为实现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试验在长江宜宾江安段进行,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组织实施。

  今年的试验,在2023年实现长江鲟人工产卵巢调控繁殖试验成功基础上,对长江宜宾江安竹岛叉江2万多平方米天然开阔水域实施了流速营造、底质改造、大江引水等生态修复措施,改造人工产卵场150平方米。

  今年的试验和去年有何不同?下一步将怎么做?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波。

  为什么选择江安竹岛?

  “今年的试验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延展。”周波说,去年是在江面上放置了45平方米大小的网箱,而今年研究人员通过拦网圈下了竹岛附近2万平方米水面,通过人工产卵场改造、控制水流速度等方式,为长江鲟营造了一个“婚房”。

  “野生长江鲟产卵后,卵一般会粘附在鹅卵石上孵化。”周波介绍,这次在江底铺设鹅卵石,尽量营造、还原天然的环境,同时控制水流速度,将受精卵冲开到合适的距离,有利于在自然条件下散播。

  产卵场位于宜宾市江安县竹岛附近的长江段,为何会选择这里?周波解释,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水域环境比较接近长江的自然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观测,因为在长江天然河道中做这些试验观测是十分困难的。

  今年3月22日,科研人员将62尾(雌雄各一半)10龄以上的长江鲟放入改造好的天然水域产卵。4月7日,科研人员通过水下视频监控,发现长江鲟有繁殖行为,随后检测到受精卵的出现。

  试验的意义在哪里?

  科研人员从2007年开始野外放流长江鲟,2023年6月就放流了10万尾“鲟宝宝”和400多条成年长江鲟。虽然每年不断在放流长江鲟回归长江,但2000年以来,从未发现长江鲟野外种群繁殖。

  周波说,去年的试验产卵场空间较小,长江鲟进行繁殖产卵几率较大,而今年在相对开阔的一片水域,长江鲟仍能进行繁殖产卵,今年的试验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证明了性成熟的长江鲟在野外是可以产卵的。同时,这次试验也证明了长江鲟仍存在主动寻找产卵场的能力,积累了长江鲟野外繁殖的技术和经验,为未来恢复重建野外长江鲟种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未来会怎么做?

  长江鲟只有野外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才有可能完成生活史,也就是说长江鲟不仅要能在野外自然生长成熟、产卵受精、正常孵化,而且下一代也能正常生长成熟,再繁育下一代,这样才算真正实现长江鲟野外种群的重建。

  此次试验取得了成功,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今年这批长江鲟虽然产了卵,但最终能否成功孵化出来,仍是未知数。”周波坦言,江河里自然环境复杂,这些受精卵可能还未孵化就会被其他杂鱼吃掉,或者因为其他自然因素不能孵化。此外,孵化出的小长江鲟能否顺利长大,明年这批性成熟的长江鲟能否再次繁殖等等,都是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对于长江鲟的野外种群恢复,周波充满了信心,他说一方面目前人工培育技术在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长江保护持续深入推进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自然种群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修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责编:章华维、罗昱)


上一篇:容县平贯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鲟”出致富新路 下一篇:中国农业技术让大家一起受益 ——探访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