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长江所成功实现黄鳝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

作者:来源:养殖室 发布日期:2018-06-20 15:39字体大小:【】【】【

  2018年6月,经过5年努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研究员在2省5市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黄鳝规模化人工催产繁殖示范运转。其中黄鳝亲本规模化产卵率达为70%(野生亲本)和95%(家养亲本)以上;受精孵化率为30-95%,平均在40-60%之间。这标志着这长江所在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方面取得成功,将对黄鳝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鳝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养殖鱼类,2017年全国统计产量为38.6万吨,基础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湖北省为第一养殖大省,占总产量的47.6%。目前黄鳝养殖产业中,苗种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捕捞苗。野生苗数量少,捕捞损伤造成的死亡率高,适合进苗时间短且受限于天气变化,这些因素限制了黄鳝产业的扩大和持续健康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尝试对黄鳝进行规模化全人工产卵繁殖研究,此前尚无产业应用报道。

  李忠研究员分别在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安徽省来安县、广德县等地的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了黄鳝规模化人工产卵孵化繁殖示范工作。相比其他获得黄鳝幼苗的方式,李忠研究员开展的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工作有3方面优点:一是规模化人工产卵极大提高了繁殖效率;二是车间层叠货架式微流水孵化,极大节约了繁殖空间;三是集约化孵化管理,避免了环境变化对卵发育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在示范过程中,李忠研究员已经注意到了另外2个影响规范化的问题,长江所已开始聚焦研究。一是怀卵亲本的营养需求;二是病害防治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望使养殖户摆脱依靠野生亲本的窘境,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化解卵黄苗集中死亡的难题。

  截至目前,6家合作社累计出苗超过100万尾,早期孵化苗种已经顺利开口进食,长至6-7厘米,成活率95%以上;各合作社正在抓住繁殖季节,加紧苗种生产。

繁殖工厂

立体式孵化架

待产亲本

产卵受精

受精卵孵化

受精卵发育至心跳期

幼苗

上一篇:长江所召开庆祝建党97周年党员大会 下一篇:长江所“淡水重要鱼类资源增殖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