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病害图鉴 >> 正文
 
出血性单极虫病

---来源于:《新鱼病图谱》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照片5

    本病为养殖鲤鱼的单极虫病。对于2~3岁的锦鲤种鱼,本病可能是致命性的。虽然发病率不高且呈散发状态,但是由于对病鱼没有治疗方法而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不过在比较小的鲤鱼养殖池中,清除该虫的中间宿主鳃蚯蚓,可以根除本病。
    [症状]
    病鱼采食不良,游泳缓慢,横卧池底死亡。本病的特征为病鱼的体表全部,特别是从头部至腹部明显发红或出现血斑(照片1)。取体表黏液镜检可见大量的孢子。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皮肤脱落,广泛的细胞浸润、出血以及水肿等明显的病理变化(照片2)。
    [病因]
    本病由黏孢子虫纲的一种单极虫(Thelohanellus hovorkoi)寄生引起。孢子呈卵形,长约20μm,大致呈圆形的单一极囊长约9μm(照片3)。在孢子外侧有膜状的孢膜。孢囊寄生于鲤鱼全身的结缔组织内,随着成熟孢子(照片2的箭头)的扩散,引起皮肤下出血、炎症。该虫在中间寄主鳃蚯蚓(照片4)体内变态成为放线孢子虫(aurantiactinomyxon:照片5),鲤鱼吞食了是间宿主鳃蚯蚓而被感染。
    [对策]
    对于皮下出血的病鱼还没有治疗方法。发病是在寄生虫孢子向体外释放的过程中发生。因此,只有等待孢子排出干净后自然痊愈。根本的防治方法为驱除生存在鱼池底泥中的鳃蚯蚓。这种蚯蚓在富营养的泥土中繁殖,因此有人提议通过土壤改良将底泥换成沙砾来抑制蚯蚓等寡毛类生物的生长繁殖。(横山  博)

 

日期:2017-11-15 阅读:
新闻动态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成员赴河南师范大
长江所鱼病室在安徽蚌埠开展中华鳖病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蔡文龙博士后访
长江所鱼病室“鲫鱼养殖场疫病传入途径
防控技术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淡水鱼镰刀菌病的防治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安全用药
·  鱼病诊断与安全用药技术
·  鱼病用药有窍门
·  中草药防治鱼病效果佳
·  夏季鱼生病 用药十注意
·  无公害渔药基本要求
邮箱入口

Copyright © 2009-2010  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9058839号Forex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